为什么说长宁自贸区的新政能让你少跑腿?
最近上海长宁推出的政务服务改革中,"两个免于提交"政策成为焦点。简单来说,政府部门核发的证照材料可通过电子库直接调取,个人证件类材料通过数据共享免于提交。这意味着市民办理医保报销、落户登记等3964项事务时,无需再携带纸质证明文件。
新政解决了哪些痛点?
过去办理政务事项常遇到三大难题:
如今通过电子证照库全覆盖和"AI+一网通办"秒审系统,长宁区已实现:
✔️ 居住证3分钟自助制证
✔️ 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办理周期缩短59%
✔️ 长三角人才落户"零材料"办理
三类群体受益最明显
新政背后的技术支撑
在虹桥街道HONG空间党群阵地,我亲身体验到: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居住证照片拍摄-制证全流程仅需3分钟,这得益于12个部门数据接口的贯通。
未来还将如何升级?
根据2025年最新发布的《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意见》,长宁正推进:
→ 全市首推"空餐地享"资质认证
→ 建设立体慢行交通系统提升通达性
→ 年内新增6000套人才公寓
作为见证者,我认为新政最突破性的创新在于将政务服务转化为营商环境竞争力。当全国其他地区还在讨论"最多跑一次"时,长宁已通过"零跑动+免材料"组合拳,吸引77家外企开立自由贸易账户。这种以数据代跑腿的变革,正在重新定义政务服务的可能性。
现在你可以做什么?
打开"随申办"APP进入长宁专区,体验:
① 居住证即时申领
② 人才落户在线预审
③ 企业证照一键关联
政务服务网格已覆盖9街1镇,2.3万件办结案例证明,材料免交不是口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