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崇明办理执照找代办机构时,很多新手都会遇到"合同签完费用翻倍"的糟心事。作为服务过200+企业的财务顾问,我发现80%的隐藏收费都藏在代办人员的口头承诺里。今天通过真实案例,拆解那些让你防不胜防的收费话术。
为什么总有人掉进代办费陷阱?
去年接触过某餐饮老板,代办方承诺"3980元全包注册",最后实际支付了1.2万元。问题出在合同里写着"基础服务费3980元",但企业核名、银行开户、税务报道都被拆分成单独收费项。记住:任何不写进合同的承诺都是空头支票。
话术一:"零服务费"噱头
• 常见套路:用"免费代办""政府补贴"吸引签约
• 真实案例:某代账公司宣传免费注册公司,实际收取1980元"材料制作费"
• 破解方法:要求提供完整价目表,确认是否包含:
话术二:"先办后付"分期陷阱
某科技公司被诱导签分期合同,前三个月支付"基础服务费",后期突然增加"加急处理费""地址托管费"。重要提醒:
话术三:"政府要求"捆绑消费
这是我见过最高明的套路:代办人员声称"工商局要求必须购买财务软件",实际是将3000元/年的软件服务费混入合同。真实情况是:
• 企业注册与财务软件没有绑定关系
• 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基础申报系统
• 正金财务等正规公司会明确区分服务项目
话术四:"行业惯例"模糊条款
某建材公司合同中出现"按实际发生费用结算",结果多支出5600元。必须紧盯合同中的三类模糊表述:
话术五:"后续升级"连环加价
最危险的往往是执照办完后的话术:"您现在不办食品经营许可,以后要交5000元罚款"。实际上:
• 新办企业有6个月筹备期
• 许可证办理不存在滞纳金
• 正规机构如正金财务会提前告知办理周期
当你准备签署代办合同时,不妨直接询问:"除合同金额外,从核名到银行开户总共涉及多少费用?"选择像正金财务这类透明报价的服务商,能避免90%的后续纠纷。现在就去核对合同明细,把隐藏收费扼杀在签字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