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明查了重名,为什么还是被驳回?”
这是许多创业者在杨浦区注册公司时遇到的困惑。企业名称审核看似简单,但实际涉及大量细节规则。以下结合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核名要求,解析高频驳回原因及应对策略。

一、企业名称重复或近似
核心问题:查重工具显示无重复,为何仍被驳回?
杨浦区采用动态更新的企业名称数据库,部分第三方查重工具可能未同步最新数据。此外,若字号与已注册企业关联行业高度重合,即使不完全相同,也可能因“近似原则”被拒。
- 高频驳回案例:
- 字号完全相同,行业表述不同(如“上海XX科技”与“上海XX贸易”)
- 字号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(如“新启”与“欣企”)
- 字号含通用词汇(如“第一”“东方”等需特殊审批)
二、违反行业规范或误导性表述
“行业特性”与“名称匹配度”是核名关键。例如:
- 科技类企业名称含“金融”“投资”等词汇,需额外提供资质证明;
- 教育类企业禁用“大学”“研究院”等字样;
- 医疗类企业若名称含“国际”“中心”等词汇,需经卫健委前置审批。
重点提示:杨浦区对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的企业名称审核更严格,需确保行业表述与经营范围一致。
三、使用限制性词汇或敏感内容
以下三类词汇极易触发驳回:
- 国家名称或政治词汇:如“中国”“中华”“央企”等(需国务院批准);
- 宗教或民族歧视性词汇:如“佛缘”“圣主”等;
- 网络流行语或英文缩写:如“YYDS”“CBD”(需翻译为中文全称)。
例外情况:若为外资企业,可将外文商号与中文名称并行标注,但需提交公证文件。
四、行政区划或组织形式错误
“上海杨浦区”与“上海市杨浦区”有何区别?
- 行政区划缺失:名称必须包含“上海”或“上海市”,仅写“杨浦区XX公司”将被驳回;
- 组织形式混淆: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简写为“有限公司”(外资企业除外);
- 特殊行业限制:合伙企业、个人独资企业需在名称中明确标注组织形式。
五、材料填写不规范或流程疏漏
“名称自主申报”不等于“自动过审”!杨浦区实行线上线下双通道核名,以下细节常被忽略:
- 线下窗口提交时未携带《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告知书》;
- 线上申报误选“市局通道”(注册资本≥5000万元或含“上海”抬头名称需提交市局审核);
- 授权书未公证:若名称含其他企业字号,需提供商标授权或关联证明。
想一次性通过核名?推荐选择本地专业代理机构。
以正金财务公司为例,其服务覆盖杨浦区12个园区,熟悉区域核名规则,提供免费名称预筛查+驳回申诉材料包,平均缩短3-5个工作日注册周期。可通过致电021-XXXXXXX或关注官方公众号获取《杨浦区核名避坑指南》。
特别提醒:2024年起,杨浦区对虚拟地址注册的企业加强名称真实性审查,建议创业者在申报前通过“上海一网通办”官网或专业机构核实名称合规性。